我基地承办的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大会经济管理专场“物联网与社会发展”主题论坛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 2011-12-13   浏览次数: 2398

         12月3日,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大会经济管理专场在南京邮电大学隆重召开,我基地承办的第七分会场“物联网与社会发展”主题论坛在我校仙林校区教3-205顺利召开。受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基地的邀请,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金丽馥教授、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馆长汪业周教授、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学院院长孙知信教授作了主题报告。该论坛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许和隆研究员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和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基地物联网产业发展与社会形态变革项目组全体成员参加了报告会。

        金丽馥教授作了题为“物联网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的主题报告,围绕物联网应用在政府管理中的意义、现状以及对策建议三个部分展开。报告指出,在物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在政府管理系统中引入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是一大亮点。报告第三部分里提出对策建议:加大投入,制定标准,推进关键技术的研发,加快立法,规范行为,提供完备的法律保障;加大宣传,提高素质,形成良好的物联网氛围等。报告具有充分的实践可行性,对下一步物联网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汪业周教授做了题为“物联网的基本属性与中国语境”的主题报告。该报告以哲学和社会学为切入点,以物联网研究存在的问题、物联网的基本属性、物联网在我国的语境问题三部分深入阐述在我国具体国情和实践背景下物联网发展的相关问题,对物联网的基本属性作了独到的分析。报告指出,物联网目前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要突破技术属性的局限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尤其要注意技术与人文之间的互动关系。报告最终总结了四点启示,即我们的研究要把握现实条件、找准物联网研究的切入点、确立科学的研究方法、深刻揭示物联网的社会价值。报告内容丰富、生动,视角开阔,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孙知信教授以“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为题作了精彩的报告。整个报告涵盖了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的发展历史、世界各国的物联网战略、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物联网的广泛应用、物联网的典型体系和架构、物联网的三大特征等丰富内容,从国内到国外,从过去到现在,从技术到应用,全面展现了物联网的整个发展历程,从实践的角度给予与会的基地成员和参与论坛的广大教师和学生以深刻的启发。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鑫老师、南通大学商学院姚震宇老师、南京审计学院经济系唐国华老师、南京政治学院经济学教研室胡磊老师、淮海工学院刘树奎老师等多位专家作了相关论文汇报,与论坛相关人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许和隆研究员做总结发言,对各位专家的报告内容进行总结,对与会专家带来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许院长要求与会老师和基地成员认真学习专家的报告内容,进一步推进物联网产业与社会变革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多出成果,为社会发展和变革提供智力支持,服务社会。


论坛现场


许和隆院长主持报告会

金丽馥教授做主题发言


汪业周教授做主题发言

孙知信教授做主题发言